節錄自接受試管嬰兒治療(IVF)時,在打破卵針(HCG)當天患者血中黃體素(Progesterone, P4)濃度值是否會影響成功率?
正常在施打HCG (破卵針)前血中黃體素(P4)值應當低於1.0ng/ml,如果高於1.0ng/ml,我們就判定她的子宮內膜已受黃體素的影響而過早黃體化,不利胚胎著床。最近一篇論文(刊登在美國生育學會期刊Fertility and Sterility 2008, vol.90: P306-309)對此有精闢的解釋,論文上寫到如果在打破卵針(HCG)當天的黃體素值小於1.0ng/ml,胚胎在第五天(D5)就長到囊胚期,並且此囊胚的大小要夠大(在D5大於190μm或在D6大於205μm表示胚胎發育好以及快),植入此種胚胎能達到80%的懷孕成功率。如果血中黃體素值(P4)在打破卵針當天高於1.0ng/ml,並且胚胎發育不好,速度慢(第六天才到達囊胚期且囊胚小),則植入此種胚胎只有20%成功的機會。如果血中黃體素值(P4)高於1.0ng/ml,但胚胎發育好且快,則有61.9%懷孕成功的機會,此表示植入發育好及長得快的胚胎能克服不良的子宮內膜環境(指過早黃體化)。這篇論文的結果請參閱下表:
到達囊胚的天數 | P4值(打破卵針前1天) | 囊胚大小 | 預測懷孕率 |
Day 5 | 低(P4<1.0ng/ml) | >190μm大 | 80.0% |
Day 5 | 低(P4<1.0ng/ml) | 小<190μm | 54.2% |
Day 5 | (P4>1.0ng/ml)高 | >190μm大 | 61.9% |
Day 5 | (P4>1.0ng/ml)高 | 小<190μm | 32.5% |
Day 6 | 低(P4<1.0ng/ml) | >205μm大 | 67.5% |
Day 6 | 低(P4<1.0ng/ml) | 小<205μm | 38.1% |
Day 6 | (P4>1.0ng/ml)高 | >205μm大 | 45.8% |
Day 6 | (P4>1.0ng/ml)高 | 小<205μm | 20.0% |
※ P4值低代表血中P4值小於1.0ng/ml,而大於1.0ng/ml則為高 |
如果在施打破卵針(HCG)當天患者血清P4值大於1.0ng/ml,但LH不大於10mIU/ml,根據很多研究顯示並不會影響該次治療週期取出的卵子的品質,也不會影響此卵子所形成的胚胎品質,因為從取卵週期發現打破卵針當天P4>1.0ng/ml的案例所產生的胚胎先冷凍,再等下一週期解凍再植入,發現他們的懷孕率比取卵週期植入新鮮胚胎來得高。這就表示在取卵週期打破卵針當天P4>1.0ng/ml會影響新鮮週期(取卵週期)的子宮內膜品質,而不會影響卵子的品質。所以在取卵週期如果發現打破卵針當天受術者血中P4濃度大於1.0ng/ml且胚胎品質不是很好,可先冷凍等下次週期再植入,可避免子宮內膜過早黃體化加上胚胎品質不好而造成懷孕率下降的問題。